肌酐分为血肌酐、尿肌酐,肌酐137μmol/L或(μmol/kg·d)是否正常,能否治愈需要根据肌酐类型、原因等进行判断。
一、血肌酐
人体的全血肌酐正常参考值为88.4~176.8μmol/L,男性血清肌酐参考范围为53~106μmol/L,女性血清肌酐参考范围在44~97μmol/L,儿童一般低于80μmol/L。因此,血清肌酐137μmol/L是不正常的,提示指标偏高。如果是剧烈运动、摄入大量蛋白质食物等生理因素造成的血清肌酐137μmol/L,一般不需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肾性疾病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引起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在患者肾脏没有发生结构病变时,及时接受正确治疗后,可以使肾脏功能恢复,达到治愈目的。若是急性肾损伤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或是治疗不当,会发展为慢性肾损害,由于肾脏结构发生改变,不能逆转,不能治愈,只能通过治疗延缓肾脏损害进展。
二、尿肌酐
成年男性尿肌酐参考范围在124~230μmol/kg·d,成年女性尿肌酐在97~177μmol/kg·d,根据参考数值判断,成年男性或女性尿肌酐水平在137μmol/L内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不存在是否能治愈的问题。而如果是婴儿尿肌酐为137μmol/L,则为偏高,进食肉类或是药物导致的数值偏高,一般可以自行缓解。而病理性的偏高,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糖尿病所致的偏高一般无法治愈。
患者在早期发现肌酐达到137μmol/L时必要时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原因,并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