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抖动有可能是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引起的,具体如下:
1、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值,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低血糖脑病等情况,前者会出现饥饿、大汗、躁动、手足颤抖等症状,后者会出现倦怠、乏力、步态不稳、肢体震颤等症状,因此患者容易发生突然抖动的现象。患者平时应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脂肪饮食为主,还需随身携带糖果。并且要及时治疗,改善预后,以免对脑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状态,其中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低镁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肌肉抽动或手足抽搐等症状,患者可表现为突然抖动,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昏迷的情况。绝大多数电解质紊乱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无需过度担心。
3、癫痫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该病会突然间无缘由的发作。若是自限性全面性发作,发作期间会全身抽搐。若是自限性局灶性发作,患者会出现身体某一个部位不自主抽动,例如眼睑、口角或者是四肢等,即表现为突然抖动。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癫痫治疗,从而缓解症状,以免病情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平时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以免受到意外伤害。
4、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典型症状分为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两大类。其中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是指患者安静状态或全身肌肉放松时会出现突然抖动的症状,随意活动时可减轻。早期出现于一侧上肢远端,随着病情发展,震颤会累及整个肢体,发病时手指还会呈搓丸样动作。建议患者尽早就医处理,虽然本病暂时还无法彻底治愈,但是在进行系统治疗后通常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甚至能正常工作。
除了上述原因,肝豆状核变性、狂犬病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患者突然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