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廓、耳道和中耳的炎症等多种原因可引起耳痛,包括外耳道疖肿、大疱性鼓膜炎、中耳炎、耳部外伤、耳部肿瘤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
1.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如果掏耳朵或水进入外耳道,可使耳屎吸收水分而膨胀,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引发耳痛。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外耳道疖肿,导致耳痛。
2.大疱性鼓膜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可能与病毒血症导致的耳部血循环障碍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耳部剧痛,可伴有听力下降。检查时可见鼓膜及邻近外耳道皮肤充血,上有血疱或脓疱。
3.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症状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
4.耳部外伤
耳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撞击、挤压、坠落伤等,可能导致耳部皮肤或组织受损,引起耳痛。
5.耳部肿瘤
耳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耳痛,如外耳道乳头状瘤、中耳癌等。
6.其他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神经痛等也可导致耳部疼痛。
如果出现左耳疼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听力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在就医前应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药物滴耳,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耳部疼痛,应尤其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告知医生症状的发生时间、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水进入外耳道,避免频繁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