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出生20天的新生儿睡眠时间在16-20小时,实际睡眠13小时相对较少,有可能是饥饿、缺钙、排泄、温湿度超标、腹胀、神经过度兴奋等因素引起,需针对诱因及时进行处理。
1.饥饿
新生儿每次吸食的乳汁相对较少,所以可频繁出现饥饿感并导致其从睡眠中惊醒,睡眠时长随之缩短,家长需及时哺乳并适当安抚新生儿。
2.缺钙
新生儿缺钙有可能导致植物神经过度兴奋并出现情绪烦躁、好动等情况,所以睡眠过程中也可时常惊醒,睡眠时长缩短。家长应及时给新生儿补充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平时多晒太阳有利于补充维生素D,同时可给予宝宝钙剂口服。
3.排泄
新生儿神经发育并不完善,无法控制自身排泄活动,所以在睡眠时中随时可排尿、排便,而后可因受排泄物刺激而中断睡眠,睡眠时长缩短。家长应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布并清洗其下身。
4.温湿度超标
新生儿盖过于厚重的被子或穿着较多衣物可影响其躯体散热,所以也有可能因自感不适导致睡眠频繁中断、睡眠时长缩短。家长应为新生儿更换轻薄、透气的被子和衣物,同时不可长时间使用取暖器,室内应保持合理的通风。
5.腹胀
新生儿的胃肠道容量较小,睡眠吸食乳汁过多有可能导致腹部胀痛,所以新生儿也有可能频繁中断睡眠,睡眠时长缩短。此时可通过热敷、按摩腹部及等方法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使益生菌等药物治疗。
6.神经过度兴奋
新生儿睡眠过程中受强光、噪声刺激或有无关人员频繁访视均可刺激神经,所以新生儿可因神经过度兴奋而频繁惊醒、难以入睡。家长需注意在新生儿睡眠时关闭门窗、避免无关人员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