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主要影响肺循环,而右心衰主要影响体循环。因此,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肺循环淤血有关,而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与体循环淤血有关。
1.呼吸困难: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端坐呼吸,即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需垫高头部或半卧位才能缓解。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
右心衰:呼吸困难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休息时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淤血症状。
2.咳嗽、咳痰:
左心衰:常因肺淤血而引起咳嗽、咳痰,痰通常为白色泡沫样痰,有时可带血丝。
右心衰:咳嗽、咳痰症状相对较少见。
3.乏力、疲倦:
左心衰: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全身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可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
右心衰:主要由于体循环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也可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
4.水肿: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水肿的特点是凹陷性,即用手指按压可出现凹陷。
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低垂部位的水肿,如双下肢水肿、腰骶部水肿等。此外,还可出现腹水、胸腔积液等。
5.其他症状:
左心衰:可出现头晕、心慌、少尿等症状。
右心衰: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黄疸、腹水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左心衰和右心衰在临床症状上可能会有重叠,且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左心衰和右心衰。此外,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心衰临床表现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心衰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