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一般指黏液,大便外面有一层黏液可能是因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导致的。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因为志贺菌感染引起的,如果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水源;与细菌性痢疾患者、带菌者密切接触;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品等,都可以导致传染。在受凉、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暴饮暴食等情况下,更容易增加细菌性痢疾的患病几率。患者发病后,常见的症状有排黏液脓血便,此时会发现大便外面有一层黏液,同时还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2、阿米巴肠病
阿米巴肠病是因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导致的。患者摄入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污染的食物和水,从而在结肠中寄生,导致肠壁受损而致病。自身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妊娠阶段、生活环境差等可以增加感染的几率。此病可以导致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伴有黏液脓血以及腥臭味,所以可以发现大便外面有一层黏液。
3、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主要是感染日本血吸虫导致的,当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后就可以被感染。血吸虫尾蚴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逐渐发育为成虫,其产生的虫卵可以沉积于肝脏、肠道等器官中,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果出现在肠道中,则患者可以表现为慢性腹泻、脓血黏液便等现象,观察粪便外观可以出现一层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