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长肉疙瘩可能是牙龈瘤、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龈癌等疾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牙龈瘤
是牙龈上特别是龈乳头处局限生长的炎性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为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2.根尖周炎
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可由牙髓病继发而来。根尖周炎时,牙龈会出现瘘管,排出脓液,瘘管口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肉疙瘩。
3.牙周炎
是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数病例由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引起,牙龈会出现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
4.牙龈癌
是牙龈上的恶性肿瘤,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状细胞癌。早期多无自觉症状,起初在牙龈上发生溃疡状、乳头状或结节状的肿块,易出血,继之溃疡向周围组织及深层浸润,使邻牙松动、疼痛。
5.其他
白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现肉疙瘩。
如果发现牙龈长了个肉疙瘩,应尽快就医,进行口腔检查、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洗牙、刮治、根管治疗、手术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总之,牙龈长肉疙瘩可能是多种口腔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