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手足口病护理方案,当幼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应注意以下护理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观察皮疹的变化,包括皮疹的数量、颜色、形态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温水漱口。
口腔溃疡时,可以使用口腔炎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疼痛。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摩擦皮疹。
皮疹瘙痒时,避免搔抓,以免感染,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衣物。
4.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果汁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
多喝水,保持口腔和皮肤湿润。
5.隔离护理:
患儿应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玩具、餐具等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家长接触患儿后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个人卫生:
家长应勤洗手,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
患儿的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晾晒、消毒。
7.退热护理:
手足口病可引起发热,体温超过38.5°C时,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注意退烧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
8.就医护理:
如患儿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9.康复护理:
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良好,皮疹消退后,患儿逐渐恢复正常。
在康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总之,手足口病的护理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的清洁消毒,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