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咳嗽加重伴有黄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和止咳祛痰药物(如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祛痰药)进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晚上咳嗽加重伴有黄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表现,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止咳祛痰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具体药物介绍:
1.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及淋病等。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等。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2.止咳祛痰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是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对呼吸道炎症的局部刺激亦有镇咳作用,可用于支气管镜检或喉镜检查前预防咳嗽。
外周性镇咳药:如苯丙哌林,可抑制外周传人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兼具中枢性和外周性双重机制,且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临床应用较广。
祛痰药:如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吸烟和饮酒。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