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免疫防御下降、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操作、月经期卫生不良、临近组织感染等。在治疗上,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也较多,包括中药内服、药物外用、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等。
一.盆腔炎的原因
1.免疫防御下降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对于预防炎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当这些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或者免疫功能下降时,更容易患上炎症。
2.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主要发生在分娩或流产后的女性中。分娩或流产后,体质相对虚弱,宫颈口也未完全关闭,此时如果受到病原体侵入,就容易引起感染。
3.宫腔内操作在宫腔内进行手术操作,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等,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
4.月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面会扩张出血,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如果不注意卫生,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或有同房等危险行为,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并引发炎症。
5.临近组织感染例如阑尾炎和腹膜炎等,以及下生殖道感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等。
二.盆腔炎的治疗
1.中药内服黄连解毒汤、膈下逐瘀汤、牛黄解毒片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盆腔炎引起的小腹部会疼痛、腹部胀满等症状。
2.药物外用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保妇康栓康等外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盆腔炎的症状。
3.物理疗法包括微波、超短波、激光等物理疗法,可以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但物理疗法风险性较高,一般不建议采用。
4.手术疗法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且不再生育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等。年轻女性一般不推荐用此疗法。
在治疗盆腔炎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日常护理,比如勤换洗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等,避免引起或加重盆腔炎的诱因,以利于炎症的消退和减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