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从辨证论治、饮食调理、情志调节、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面入手。
1.辨证论治
中医将慢性胃炎分为多种证型,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等,治疗时需根据证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剂。例如,脾胃虚弱者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肝胃不和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胃阴不足者可用一贯煎加减。
2.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对脾胃的调养作用。患者应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
3.情志调节
长期的情志不畅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4.中药调理
中医常用的调理脾胃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等,这些中药可以改善脾胃功能,缓解症状。
5.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脾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