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煲中药达到好效果,可以从选择合适的器具、药材的预处理、水量的控制、火候与时间、煎煮次数、储存药液等方面进行分析。
1、选择合适的器具
最好使用砂锅或陶瓷锅,这类器具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能保证药效。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2、药材的预处理
在煲药前,应将药材清洗干净,但要注意有些药材不宜过度清洗,以免损失有效成分。对于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处理的药材,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3、水量的控制
一般加入的水量应没过药材表面23厘米左右。过多的水会使药液过于稀薄,影响药效;过少则可能导致药材煮不透。
4、火候与时间
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煮。不同的方剂煮的时间要求不同,要严格遵循医嘱。煮的时间过长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过短则可能药物成分未能充分释放。
5、煎煮次数
通常一剂药可煎煮23次,将每次的药液混合后再分次服用,以充分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6、储存药液
煎好的药液应及时滤出,避免长时间浸泡在药渣中。储存药液要选择合适的容器,放置在阴凉处,如需冷藏,应密封好。
煲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防止药液溢出或煮干。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操作,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改变煎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