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趾骨折可能与直接暴力冲击、扭伤或不当运动、长期应力性骨折、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可根据骨折情况进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
一.原因
1.直接暴力冲击重物砸伤、车祸撞击等直接暴力作用于大脚趾,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骨折往往较为严重,可能伴有明显移位或粉碎性骨折。
2.扭伤或不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不慎扭伤大脚趾,若力量适中但角度不当,也可能导致骨折。这种骨折多见于第五跖骨基底骨折。
3.长期应力性骨折长时间重复性应力作用于大脚趾,如运动员过度训练,会导致骨骼逐渐疲劳断裂。这种情况在运动员和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4.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大脚趾也不例外。因此,骨质疏松也是大脚趾骨折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二.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骨折程度较轻、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大脚趾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或支具保护,限制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辅以冷敷、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在固定期间,患者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加重骨折损伤。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移位显著、粉碎性骨折、波及关节面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大脚趾骨折,需采用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碎裂骨折准确复位,并用钢板或钢针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