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在组成、检测值、临床应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医疗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并正确解读检测结果。
1、组成成分
全血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以及血浆;而血浆是全血离心后去除细胞成分所得到的液体部分。红细胞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这使得全血血糖浓度通常比血浆血糖略低。
2、检测值
一般情况下,血浆血糖值会比全血血糖值高约10%~15%。这是由于全血中细胞成分对葡萄糖有一定的利用和消耗。
3、临床应用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通常采用血浆血糖作为标准,如空腹血浆血糖、餐后血浆血糖等,因其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葡萄糖代谢的实际情况。而全血血糖在一些即时检测场景中可能会用到,比如血糖仪检测,但需注意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实验室血浆血糖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4、影响因素
全血血糖容易受到血液细胞状态、采血过程等因素影响,如血液放置时间过长,红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可能导致血糖值降低;而血浆血糖相对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