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肛腺感染、肛裂与痔疮感染、外伤、饮食习惯不良、排便习惯不佳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一般治疗。
一.病因
1.肛腺感染肛腺位于内括约肌之间,能分泌黏液润滑肛管。当细菌从肛窦逆行,通过肛导管进入肛腺时,容易引起肛腺感染,从而导致局部化脓,形成肛周脓肿。
2.肛裂与痔疮感染肛裂是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长时间不愈合的肛裂或痔疮感染可能会引发肛周脓肿。
3.外伤如异物,如枣核、鱼骨头、鸡骨头卡在肛门处,可能会扎伤肛门直肠周围黏膜,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4.饮食习惯不良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压力大等,都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肛周脓肿的风险。
5.排便习惯不佳排便干燥且硬结可能会损伤直肠及肛门部位,使其更容易被细菌感染。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如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用于消除感染,但需遵医嘱使用。
2.手术治疗一旦脓肿形成,应积极进行手术引流,包括切开引流术、切开挂线术等。
3.一般治疗保持肛门周围清洁,避免过度用力排便;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