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涎,即止涎穴。止涎穴准确位置在大拇指指背,作用有扶脾统血、通经活络、治疗流口水等。
一.位置
止涎穴属于董氏奇穴,位于手背上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的中间靠外侧的位置,从大拇指和手掌相连的横纹开始,往上数,每隔大约两毫米就有一个止涎穴,共有五个,共同组成止涎五穴。
止涎穴一般紧挨着皮肤红色和白色部分的交界处,即赤白肉际处。通常可以在在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的外侧,从掌指横纹处开始,每隔2毫米的距离就可以找一个点,总共找五个,即是止涎五穴。
二.作用
1.扶脾统血
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止涎穴位于手太阴,可通足太阴脾,因此具有扶脾统血的功效,能够调节脾胃功能,缓解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流口水等症状。
2.通经活络止涎穴还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五官气血不通畅的情况,如视神经萎缩、口干舌燥、鼻子不通等症状,针刺该穴位可促进症状的缓解。
3.治疗流口水止涎穴是治疗流口水的特效穴位,无论是小儿流口水还是成人流口水,配合水金穴或水通穴等穴进行针刺或按摩,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止涎穴还能缓解流鼻涕不止、流鼻血及眼底出血等症状,对改善眼睛迎风流泪、自汗、盗汗等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此穴还可以辅助治疗男性前列腺炎以及遗精,缓解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及赤白带下等问题。由于穴位的具体位置因个人的解剖结构差异而略有不同,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穴位定位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