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睾丸没下来,这种情况被称为隐睾,这种情况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机械性梗阻、遗传因素、母体因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随访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一.原因
1.内分泌因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需要特定的激素调节,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睾酮等。如果这些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就可能导致睾丸下降不全。
2.机械性梗阻在睾丸下降的通道中,如果存在机械性梗阻,也会阻碍睾丸下降至阴囊。常见的梗阻原因包括腹股沟管狭窄、鞘状突未闭、精索血管过短等。
3.遗传因素隐睾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隐睾病史的人发病率相对较高。
4.母体因素孕期母亲接触有害物质、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隐睾的发生风险。
二.治疗
1.随访观察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隐睾可能会自行下降,因此可以先进行随访观察,注意触摸阴囊内是否可以摸到睾丸。
2.药物治疗如果6个月后睾丸仍未下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替勃龙、地塞米松、亮丙瑞林等,通过激素调节促使睾丸下降至阴囊内。药物治疗的时机一般选择在8-10个月之内。
3.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婴儿已经超过1岁,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一般采用睾丸下降固定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手术时机一般在1-2岁之间,以避免对睾丸的生精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