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值一般不超过12.9mg/dl为正常。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一个月。黄疸程度较轻,除了皮肤、巩膜黄染外,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大小便颜色正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可能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或消退后又重复出现,还可能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尖叫、抽搐等。
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清胆红素检测等方法,密切监测黄疸值的变化,能及时发现黄疸是否超出正常范围,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对于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和判断病情发展趋势非常重要。如果黄疸值持续升高而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加强喂养,促进排便,可帮助胆红素排出。但如果黄疸值较高或持续不消退,可能需要进行光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换血治疗。同时,要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感染、纠正溶血等。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变化情况,包括黄疸的部位、颜色深浅、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保持宝宝皮肤清洁,注意脐部护理,防止感染。保证宝宝充足的喂养,因为饥饿可能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黄疸。适当晒太阳也有助于黄疸消退,但要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若发现宝宝黄疸异常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