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8要素主要是脉位、脉率(至数)、脉长、脉势(脉力)、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和均匀度,脉诊一般任何时间都可以,具体如下:
一.脉诊8要素
1.脉位脉位是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常见于外感表证;脉位深沉为沉脉,多见于里证。
2.脉率(至数)脉率(至数)是指脉搏的频率。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4~5至为平脉,相当于每分钟72~90次;一息6至以上为数脉,表示脉率过快;一息3至以下为迟脉,表示脉率过慢。
3.脉长脉长是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多见于阳证、实证;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多见于气病。
4.脉势(脉力)脉势(脉力)是指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表示正气未虚,邪气盛;应指无力为虚脉,表示正气不足。
5.脉宽脉宽是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大脉,多见于气血充盛;狭小的为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
6.流利度流利度是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等;来势艰难,不流利者为涩脉,多见于血瘀、气滞等。
7.紧张度紧张度是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等;弛缓为缓脉,多见于脾虚、湿盛等。
8.均匀度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脉律不均匀可见于散脉、微脉等;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不一致为参差不齐,可见于促脉、结脉等。
二.脉诊时间
虽然中医传统上认为上午阳气生发,脉象较为清晰,但实际上脉诊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要患者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应激因素,就可以进行脉诊。因此,无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进行脉诊。
注意,脉诊应在安静、温暖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噪音和寒冷环境对脉象的影响。患者应在诊脉前休息片刻,调匀呼吸,安定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