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分为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不同类型原因也不同。
1.先天性内斜视
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内斜视,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和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异常、眼外肌发育异常等有关。
2.后天性内斜视
出生6个月后发生的内斜视,可由调节性、部分调节性和非调节性斜视组成,可能与屈光不正、调节因素、眼外肌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3.调节性内斜视
多发生在2-3岁儿童,通常伴有远视屈光不正。由于远视导致的过度调节,使双眼向内聚合,从而引起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不正的度数与内斜视的度数不匹配,即部分远视屈光不正可以被调节所代偿,而剩余的远视屈光不正则导致内斜视。
4.非调节性内斜视
多发生在成年人,通常伴有近视屈光不正或无屈光不正。可能与眼外肌发育异常、神经支配异常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