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胀的原因主要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与胰腺疾病、腹膜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胃肠道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梗阻、肠结核、痢疾、肠梗阻、习惯性便秘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或减弱,使得食物消化和气体排出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腹胀。例如,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受损,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酵产气,导致腹胀;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积聚在肠道内,也会造成明显的腹胀。
2、肝胆与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此类疾病可影响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与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腹胀。比如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不足,不能充分消化脂肪类食物,易引起腹胀;胆石症患者若结石阻塞胆管,胆汁排出受阻,同样会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引发腹胀。
3、腹膜疾病
常见的有腹膜炎、腹膜癌等,它们会导致腹膜炎症或腹膜腔积液,使腹部胀满不适。腹膜炎会引起腹膜的炎症反应,影响肠道蠕动,导致腹胀;腹膜癌患者由于癌细胞在腹膜上增殖和积液的形成,会使腹部逐渐膨隆并伴有腹胀感。
4、心血管疾病
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死等,这些疾病可引起胃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胃肠功能异常而出现腹胀。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容易产生腹胀。
此外,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腹腔肿瘤、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腹胀。胸腔积液会压迫腹部,使腹部空间相对变小,从而产生腹胀感;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运动和功能,引起腹胀等不良反应。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而诱发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