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的药主要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等。
1.二甲双胍
这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它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且对体重影响较小,甚至可能有轻度的减轻体重作用。此外,它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2.磺脲类药物
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这类药物降糖效果明确,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尤其是在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中需谨慎使用。
3.格列奈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
4.胰岛素增敏剂
如吡格列酮等,可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引起水肿、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以及对心脏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
5.胰岛素
适用于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情况。胰岛素有多种类型,包括短效、中效、长效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和搭配使用。
在使用控制血糖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血糖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其次,要规律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再者,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需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