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即舒张压高,是高血压的一种类型。舒张压的正常范围为60-89mmHg,当舒张压高于90mmHg时,即可诊断为低压高。低压高的危害与高压高类似,长期的低压高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饮食,过量饮酒,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
2.肥胖: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含量较高,会导致血管内的压力增加,从而引起低压高。
3.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会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压升高。
4.遗传因素:低压高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舒张压也会随之升高。
6.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低压高。
低压高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压高会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重,长期的低压高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室扩大,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同时,低压高还会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损害肾脏功能:低压高会导致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滤过率下降,使肾脏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3.影响视力:低压高还可能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狭窄,甚至出血,从而影响视力。
4.增加猝死的风险:低压高会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对于低压高的治疗,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如年龄、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低压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
2.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
4.戒烟限酒。
5.定期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低压高虽然不像高压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同样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低压高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