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
(1)染色体异常:夫妻双方或一方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量异常。
(2)基因异常:某些基因突变或缺失也可能导致习惯性流产。
2.内分泌因素
(1)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受精卵的着床。
(2)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是指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可导致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等,从而引起习惯性流产。
(3)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这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和着床,导致习惯性流产。
3.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攻击自身组织和细胞,影响胚胎的发育和着床。
(2)同种免疫异常:指孕妇体内对胎儿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胎儿受损或流产。
4.环境因素
(1)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噪声、高温等,可影响胚胎的发育和着床。
(2)化学因素:如某些化学物质、农药、重金属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发育。
(3)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可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流产。
5.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的孕妇,习惯性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
(2)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吸烟和饮酒可影响胚胎的发育和着床,增加习惯性流产的风险。
(3)子宫畸形:如子宫纵隔、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可影响子宫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导致习惯性流产。
(4)习惯性流产史:有过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再次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减少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