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简称。
ITP病因并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系统导致血小板的过度破坏、血小板生成不足有关。成年人ITP通常无明显诱因,而儿童ITP在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的诱因。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紫癜等,严重时可导致口腔、鼻腔等部位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等内脏出血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另外,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ITP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骨髓象检查及出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检查等。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骨髓象检查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相鉴别;出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检查,有助于寻找出血的原因,也可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
ITP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能够减少自身抗体生成、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并缓解出血症状。如果通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采取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血小板计数会快速增加。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该病,比如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血小板低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衣服;定期进行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如果被确诊为ITP,应及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不能自己盲目用药。经过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无需过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