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下面一般指外阴。外阴很痒可能与不注意卫生、过敏、毛囊炎、阴道炎、外阴白色病变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不注意卫生
平时不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可能会导致尿液、污垢等成分残留,进而刺激周围皮肤黏膜,引发瘙痒。
平时应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便后和睡前及时用温水清洗,并养成勤换洗内衣裤的习惯,有助于缓解不适。
2、过敏
部分过敏体质人群,可能会对某些洗浴用品或内衣裤中的某种材质过敏,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也可出现瘙痒的症状。
平时应尽快寻找并避免诱因,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进行治疗,起到抗过敏、缓解瘙痒的作用。
3、毛囊炎
毛囊炎是以毛囊受累为主的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外阴,受炎症刺激也可引起瘙痒感。
平时应注意个人的清洁,避免用手抓挠,以免病情加重。若是细菌感染引起,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若是真菌感染引起,可以遵医嘱使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
4、阴道炎
阴道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外部刺激等原因引起,因分泌物增多以及炎性物质渗出,可刺激外阴黏膜,引发上述不适。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局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以减少分泌物刺激。如果是滴虫性阴道炎,可以遵医嘱使用替硝唑、奥硝唑、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抗滴虫的作用;若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以遵医嘱使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若是萎缩性阴道炎,可以遵医嘱使用雌二醇、炔雌醇、戊酸雌二醇等雌激素进行治疗,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
5、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病变,其发病原体目前尚未明确,可能和刺激、遗传、内分泌等有关,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症状。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洗浴用品,尽量穿透气、柔软的内衣裤,减少摩擦刺激,有助于病情改善。症状较严重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到抗炎、减轻瘙痒的作用。
如果症状难以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