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怎样选穴能治疗痔疮

管理员 2025-07-01 10:13:36 1

针灸选穴治疗痔疮的常见穴位包括长强穴、承山穴、大肠俞穴、二白穴、孔最穴和血海穴等,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还应结合改善饮食、清洁肛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等综合措施。

1.长强穴

位于尾骨尖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针灸该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2.承山穴

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刺激承山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痔疮症状。

3.大肠俞穴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大肠俞穴可以调理肠胃,缓解痔疮引起的便秘等问题。

4.二白穴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手两穴。这个穴位对痔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痔疮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状。

5.孔最穴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刺激孔最穴可以缓解痔疮引起的便血等症状。

6.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针灸血海穴可以调理气血,改善痔疮引起的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痔疮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此外,痔疮的治疗还应包括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综合措施。

对于孕妇、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针灸治疗存在疑虑的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同时,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久坐,保持肛门局部的清洁和干燥。如果痔疮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点赞
相关资源

针灸治疗痔疮的原理是什么 2025-07-01

针灸治疗痔疮的原理主要包括调整气血、缓解疼痛、改善局部炎症、增强免疫力和调理脏腑功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1.调整气血痔疮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痔疮的症状。


脸部中风针灸后疼痛正常吗 2025-07-01

脸部中风针灸后疼痛可能是正常的针刺反应或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也可能是操作不当导致,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1.针刺反应:针灸过程中,针刺可能会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引起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这种疼痛通常是暂时的,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2.气血


手外伤后麻木针灸吗 2025-07-01

手外伤后麻木是否需要针灸治疗,取决于麻木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一般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咨询专业医生。1.神经损伤:手外伤后,如果存在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或桡神经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手部麻木。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缓解麻木症状。2.血液循环问题:手


针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2025-07-01

针灸治病的原理主要包括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通过激发人体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疗效显著、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受阻时,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针灸通过刺


腰间盘突出针灸穴位可以选哪些 2025-07-01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穴位选择主要包括阿是穴、夹脊穴、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昆仑穴,可单独或配合使用,孕妇、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适合针灸。1.阿是穴:即腰部的痛点,是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2.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是华佗夹脊穴的简称,可以调节督脉和膀胱经的经气


神经性耳鸣如何针灸治疗 2025-07-01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常取耳周穴、远道穴和辨证取穴,具体穴位包括听宫、听会、翳风、耳门、中渚、侠溪、太冲、丘墟、太溪、肾俞等,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耳周取穴耳周取穴主要包括听宫、听会、翳风、耳门等穴位。这些穴位与耳部神经和血管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


甲状腺结节可以针灸哪几个穴位治疗 2025-07-01

针灸天突、内关、合谷、足三里穴可辅助治疗甲状腺结节,但需注意针灸的专业性和正规性,且不能替代手术治疗。1.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甲状腺结节引起的局部不适症状。2.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针灸后针眼疼痛怎么办 2025-07-01

针灸后针眼疼痛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疼痛明显时可冷敷、热敷、按摩,避免刺激,注意休息,疼痛严重可服用止痛药,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观察。1.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针眼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疼痛和肿胀。2.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


腰痛针灸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01

腰痛针灸后需注意休息、保暖、避免沾水、饮食调理、观察反应、按疗程治疗及避免不良情绪,如有不适及时就医。1.休息针灸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行走,以免影响针灸效果。2.保暖针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或寒冷环境中。3.避免沾水针


治疗眩晕症的针灸穴位 2025-07-01

针灸治疗眩晕症的穴位主要包括百会、风池、内关、太冲、丰隆,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归属督脉,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2.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