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包括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机械性刺激或损伤、阴道炎症、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宫颈外翻及HPV感染等。
1.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
急性宫颈炎多由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若治疗不彻底,病原体可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宫颈炎。
2.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可乘虚而入,引起感染。此外,性生活过于频繁、经期性生活等,也可导致宫颈损伤,引起炎症。
3.阴道炎症
阴道炎症可上行感染宫颈,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若长期不治疗,可导致慢性宫颈炎。
4.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是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
5.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逐渐向外突出形成的赘生物,息肉表面覆盖一层柱状上皮,有丰富的微血管,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出血。
6.宫颈外翻
宫颈外翻是由于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颈管柱状上皮所取代,由于这种鳞柱状上皮的交接处外移,使宫颈外口呈病理性改变,即宫颈外翻。
7.HPV感染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之,慢性宫颈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原体感染、机械性刺激或损伤、阴道炎症、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宫颈外翻等。对于慢性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此外,定期妇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