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6个月-5岁的儿童,春夏季为高发季节。临床症状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当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就医治疗
医生一般会根据宝宝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宝宝的发热、咽痛等症状,如使用退烧药、口腔喷雾剂等。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药物,以抑制病毒的复制。
此外,医生还会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2.居家护理
发热护理: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可缓解咽痛症状。避免给宝宝吃过热、过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饮食护理:多给宝宝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牛奶等。避免给宝宝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休息护理:让宝宝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3.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加强锻炼,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接种疫苗:疱疹性咽峡炎疫苗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接种。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7-10天。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果宝宝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