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的中医辨证论治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摄、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以提高疗效。
1.心脾积热
常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或思虑过度,或情志不畅而导致心火亢盛,脾胃积热。口疮多发生在舌尖、舌边或颊黏膜等部位,疮面色红,灼热疼痛,口渴口臭,便秘溲赤。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方剂。
2.阴虚火旺
多因年老体弱,或热病、久病之后,或房室不节,导致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口疮多发生在口腔黏膜的干燥部位,疮面色淡,隐隐作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方剂。
3.气血两虚
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失养,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口疮多发生在口腔黏膜的边缘部位,疮面色淡,周围黏膜不红,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可选用八珍汤、归脾汤等方剂。
4.脾虚湿困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劳逸过度,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口疮多发生在口腔黏膜的前部,疮面色白,周围黏膜微红,口淡乏味,肢体困重,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化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等方剂。
总之,口疮的中医辨证论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