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所以低血压相较于高血压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但低血压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低血压的原因、危害、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一、低血压的原因
1.生理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也可能与遗传有关。生理性低血压者除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外,无任何自觉症状。
2.病理性低血压(1)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低血压可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心包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降压药、利尿药等也可能导致低血压。
(2)血容量不足: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失血、严重的呕吐或腹泻、过度出汗等,都可能引起低血压。
(3)其他:心脏功能不全、大动脉炎、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可能导致低血压。
二、低血压的危害
1.头晕、乏力低血压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
2.影响脏器功能低血压会影响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等。
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低血压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低血压的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1.使用方法(1)饮食调整:增加盐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血压,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药物治疗:如果低血压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物。
2.识别技巧(1)测量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2)观察症状: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出冷汗、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
(3)排除其他疾病:如果低血压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贫血、心脏疾病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四、注意事项
1.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弯腰等动作,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引起低血压晕厥。2.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节食。3.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4.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5.定期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总之,低血压虽然不像高血压那样常见,但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