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自限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治疗方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饮食疗法,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补锌治疗等,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对于体弱、幼小的患儿,尤其是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轮状病毒肠炎可引起乳糖酶缺乏,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迁延不愈。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盐溶液(OR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有优异疗效的药物,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2.饮食疗法:继续母乳喂养或给予去乳糖配方奶,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同时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3.药物治疗:
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补锌治疗:腹泻时患儿丢失大量的锌,补锌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可给予补充元素锌20mg/d,疗程10-14天。
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对于体弱、幼小的患儿,尤其是有严重呕吐、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同时,家长在护理患儿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臀红。患儿的玩具、衣物等要经常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