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等。
(2)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3)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4)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2.内用疗法
(1)抗组胺类药物:传统抗组胺药多有嗜睡、抗胆碱能副作用,新一代的非镇静抗组胺药,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嗜睡等副作用的特点。如盐酸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盐酸奥洛他定等,可酌情选用。
(2)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应用可出现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不良反应。一般用于炎症较重、瘙痒明显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3)免疫抑制剂: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伴有重要脏器损害的湿疹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但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3.外用疗法
(1)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无渗出时,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霜剂。亚急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湿疹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涂膜剂,也可选用松馏油软膏、黑豆馏油软膏等。
(2)糖皮质激素外用的基本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即急性湿疹以消炎、止痒为主,慢性湿疹以止痒、润肤为主。
(3)注意事项:外用药物应根据病情轻重、部位、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皮肤的保湿和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湿疹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湿疹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有耐心,遵医嘱治疗。此外,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皮肤的保湿和护理,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湿疹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湿疹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