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也与抵抗力下降、过度疲劳、邻近器官感染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咽痛剧烈、吞咽时加重、发热、张口困难、扁桃体周围红肿、触诊有明显压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病因: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其他因素如抵抗力下降、过度疲劳、邻近器官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生。
2.症状:
咽痛剧烈,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
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张口困难,影响咀嚼和吞咽。
扁桃体周围红肿,触诊有明显压痛。
3.诊断: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喉镜等)来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
鉴别诊断包括扁桃体炎、咽旁脓肿等其他疾病。
4.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脓肿形成后,可行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5.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6.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用力咳嗽和擤鼻涕,以免加重病情。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炎、咽旁脓肿、败血症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