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需重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血糖、药物治疗等,注意饮食、运动、体检和心理调节。
1.定义: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在6.1mmol/L至7.0mmol/L之间,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在7.8mmol/L至11.1mmol/L之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原因:空腹血糖受损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生活方式等有关。
3.危害: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如果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此外,空腹血糖受损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定期监测血糖: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或者血糖水平较高,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5.注意事项:
饮食控制:应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定期体检: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以及心血管、肾脏等并发症。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有助于控制血糖。
总之,空腹血糖受损需要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对血糖异常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