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和其他病因型四类,其病因和风险因素各不相同。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40%至60%。主要由于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头部的主要血管之一。颈动脉狭窄会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中风的风险。
椎动脉狭窄:椎动脉从颈部向头部供应血液。椎动脉狭窄同样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
2.心源性栓塞型:约占20%至40%。该类型是由于心脏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阻塞血管引起的。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收缩,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脑部,导致栓塞。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等如果有病变,容易导致血液反流,形成血栓。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受损,容易形成血栓。
其他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心脏黏液瘤等也可能增加心源性栓塞的风险。
3.小动脉闭塞型:约占15%至25%。主要由于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等原因导致血管闭塞。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小动脉闭塞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小动脉闭塞的风险。
高血脂:高血脂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小动脉。
其他因素: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也可能增加小动脉闭塞的风险。
4.其他病因型:约占5%至10%。包括夹层、血管炎、肌纤维发育不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疾病、脑淀粉样血管病等。
夹层:是指血管壁的内层和外层分离,形成一个假腔。夹层可以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增加中风的风险。
血管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可以影响全身的血管,包括脑部血管。血管炎可以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中风。
肌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管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可以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增加中风的风险。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疾病,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等也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淀粉样物质在脑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脑淀粉样血管病常见于老年人,增加中风的风险。
以上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降低残疾和死亡的风险。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