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值1500dpm/mmolCO2较高,提示感染,可引起胃部疾病,检测方法主要为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治疗用四联疗法,疗程10或14天,具有传染性,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
幽门螺杆菌值1500dpm/mmolCO2属于较高水平,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定植于胃窦部,可引起一系列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主要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涂片染色、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等,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等。其中,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因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铋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疗程一般为10或14天。根除治疗后,需要复查幽门螺杆菌,以了解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因此,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