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伴挖空样细胞提示HPV感染,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治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和定期复查。
慢性宫颈炎伴挖空样细胞是一种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挖空样细胞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在感染HPV后,出现的一种形态学改变。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胞质内出现了空泡,细胞核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像是被挖空了一样。
慢性宫颈炎则是指子宫颈的慢性炎症,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当慢性宫颈炎伴发挖空样细胞时,提示存在HPV感染。
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密切接触、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可以自行清除,但某些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对于慢性宫颈炎伴挖空样细胞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阴道镜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HPV感染以及宫颈是否有病变。
如果HPV检测结果为阳性,且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宫颈活检、LEEP刀(利普刀)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清除HPV感染,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挖空样细胞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宫颈癌,大多数HPV感染会自行消退。但对于存在挖空样细胞的患者,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治疗和随访。同时,性伴侣也应该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你被诊断为慢性宫颈炎伴挖空样细胞,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了解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