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3周后,通常因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的时间较长,一般3周以后的骨折,称为陈旧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通常是由于骨折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的。其主要症状包括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在X光片上,陈旧性骨折的表现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对于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如果骨折端移位不明显,且骨折已经愈合,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恢复功能。如果骨折端移位明显,或者骨折没有愈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恢复时间也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此外,对于老年人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些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无法耐受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陈旧性骨折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果出现骨折后长时间不愈合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