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常见于第4~7肋骨,第1~3肋骨和第8~12肋骨不易骨折。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治疗方法包括固定胸廓、手术复位内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等,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暴力和进行胸部锻炼。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常见于第4~7肋骨,第1~3肋骨粗短,且有锁骨、肩胛骨的保护,较少发生骨折,第8~10肋骨前端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弹性都较大,不易骨折。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肋骨,可使该部骨折,骨折端向内折断,容易损伤肋间血管、胸膜和肺。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使暴力向上传至第7~9肋骨,向下传至第10~12肋骨,造成这些肋骨骨折。
症状:
1.胸痛:受伤处有明显的疼痛,深呼吸、咳嗽或变动体位时加剧。
2.呼吸困难:疼痛使呼吸变浅、咳嗽无力,易引起肺部感染。
3.骨折处有压痛和肿胀,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
4.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软化部分胸壁内陷;呼气时,胸腔内负压降低,软化部分胸壁向外凸出,又称连枷胸。
治疗:
1.无明显移位的单处肋骨骨折,可采用多头胸带或弹性胸带固定胸廓,以减轻疼痛。
2.有明显移位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需行手术复位内固定。
3.合并血气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
1.避免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部。
2.进行胸部锻炼,增强胸部肌肉力量。
特殊人群:
1.老年人:肋骨骨折后,疼痛可能不明显,容易漏诊或误诊,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
2.儿童:肋骨骨折后,由于胸廓弹性好,骨折移位不明显,但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孕妇:肋骨骨折后,应尽量采取保守治疗,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肋骨骨折后,应及时就医,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