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多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喉部不适、咳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嗓音训练和康复。
声带息肉多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边缘,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也可为一侧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继而出现息肉。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早期程度较轻,声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主要是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发生,时好时坏,呈间歇性声嘶;经常于发高音时出现声嘶,并伴有发音延迟、音色改变等;有些患者可能日常交谈中未见明显声音改变,但在唱歌时则可出现音域变窄、发声受限等较明显表现。病情继续发展,声嘶逐渐加重,可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且在发较低声音时也会出现。
2.喉部不适:患者感喉部有干燥感、异物感,喉部疼痛,清嗓后可减轻。
3.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分泌物。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喉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于较大的息肉,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对于较小的息肉,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如禁声、雾化吸入等。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正确用嗓,避免过度用嗓,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等。
需要注意的是,声带息肉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声带息肉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全身性疾病。此外,声带息肉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嗓音训练和康复,以避免复发。
总之,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嗓音功能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