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肠梗阻症状、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腹部可触及肿块。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加病理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以及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
2.粪便性状改变:粪便变细、变扁或带有沟槽。
3.腹痛:腹部隐痛或胀痛,有时可触及腹部肿块。
4.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5.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营养吸收障碍等原因所致。
6.腹部肿块:在腹部可触及肿块,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7.其他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且缺乏特异性,也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肥胖、少动、高脂肪或低纤维饮食者等,应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加病理活检。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大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以评估病情、明确诊断和排除转移。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分期、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
早期结肠癌通过手术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中晚期结肠癌则需要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