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形成与解剖因素、外伤、感染及缺血有关,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个人卫生,严重时及时就医。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解剖因素: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
2.外伤: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3.感染: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
4.缺血:肛管的血液供应是终末动脉,此动脉在肛管前后交叉,形成血管弓,潜伏在平滑肌层中。由于肛管部位固定,容易受大便干硬的牵拉而致损伤,形成肛裂。
温馨提示:肛裂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久蹲厕所,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如果肛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