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蛔虫病是由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起的寄生虫病,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临床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重症患者可引起蛔虫性脑病甚至死亡。主要症状有幼虫移行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过敏反应,成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腹部症状及并发症。
肠蛔虫病是由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临床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当幼虫移行至肺,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荨麻疹等,重症患者可引起蛔虫性脑病,甚至死亡。成虫寄生于肠道,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胆道蛔虫症、阑尾炎等并发症。以下是肠蛔虫病的具体症状: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呼吸道症状:蛔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引起咳嗽、胸闷、血丝痰等症状,类似于肺炎或百日咳。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2.成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症状:
消化不良: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营养不良:由于蛔虫吸取人体营养,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
腹部症状: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可自行缓解,疼痛发作时,患者喜欢揉按腹部。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间歇性脐周疼痛等症状。
并发症:蛔虫可寄生于胆道、阑尾、胰腺等部位,引起胆道蛔虫症、阑尾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如果怀疑有肠蛔虫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避免食入蛔虫卵。
总之,肠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可引起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