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表现为白带增多、疼痛、膀胱及肠道症状等,可由机械性刺激或损伤、病原体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等引起。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碘试验和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性生活卫生、及时有效避孕、积极治疗月经不调等。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异常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适。妇科检查见宫颈红肿,宫颈黏膜外翻,宫颈有触痛,如感染沿宫颈淋巴管向周围扩散,则可引起宫颈上皮脱落,甚至形成溃疡。
1.病因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宫颈炎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关系,自然或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宫颈损伤而导致炎症。
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病毒、滴虫等都可引起子宫颈炎。
化学物质刺激:用某种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将栓剂放入阴道,都可引起宫颈炎。
2.症状
白带增多:有时为宫颈炎的唯一症状。通常为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由于白带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
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髋关节,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尤其当炎症向后沿子宫骶韧带扩展或沿阔韧带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子宫颈主韧带增粗时,疼痛更甚。每触及子宫颈时,立即引起髂窝、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可引起恶心,影响性生活。
膀胱及肠道症状:慢性子宫颈炎可通过淋巴道播散或直接蔓延波及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周围的结缔组织,因而膀胱一有尿液即有便意,出现尿频或排尿困难症状,但尿液清澈,尿常规检查正常。有些病例,炎症继续蔓延或经过连结子宫颈及膀胱三角区、输尿管的淋巴径路,发生继发性尿路感染。成年妇女的慢性肾盂肾炎发生率比男性多数倍,可能与此情况有关。
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沉重感、不孕等。
3.检查
妇科检查:急性炎症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白宫颈管排出,触动宫颈时可有疼痛感。慢性宫颈炎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息肉、腺体囊肿、外翻等表现,或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触诊宫颈较硬。如为宫颈糜烂或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
宫颈刮片示巴氏Ⅱ级: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筛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碘试验和肉眼观察方法: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廉价,至少可检出2/3的病变。目前,美国防癌协会推荐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用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后,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再在白色病变区取活检。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
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依据。
4.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可选用抗生素局部上药,如灭滴灵、磺胺类药、呋喃西林等。以中药治疗宫颈糜烂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疗效也不错,多选用一些验方、配方,加工成药粉或栓剂,置于棉球上,敷贴于糜烂面上。一般每周上药2次,治疗期间阴道黄色分泌物较多,但不应有异味。治疗多从月经干净后开始,连续上药一月,月经期停用。
物理治疗: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优点。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患者。常用的方法有电熨法、激光疗法、冷冻疗法。
手术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无效,或有宫颈肥大,或糜烂面深而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治疗目前已很少采用。
5.预防
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交。
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
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