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发生溃烂,可能是由于继发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当病原体感染时,比如克雷伯氏菌、葡萄糖链球菌等,易发生化脓性感染,比如疖、痈等。当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时,可能导致患者皮肤发生破溃的现象。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可能会使皮肤的感觉功能发生障碍,比如感觉减弱、消失等。当过冷、过热或者尖锐的异物刺激皮肤时,容易出现烫伤或者外伤,从而导致皮肤溃烂。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发生病变,比如动脉粥样变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可能导致肢体终末端的血管发生血流量减少的现象,从而造成局部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出现皮温降低、缺血等不良影响,病情严重时,患者也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坏疽等症状。
1.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
3.日常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鱼、大豆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应戒烟、戒酒,以免增加再次出现糖尿病皮肤溃烂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