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儿童、孕妇等更应避免饮酒。
喝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饮酒后5分钟即可出现在血液中,随血液流到各个组织器官,其中胃是首先受害的器官之一。酒精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脂蛋白层,导致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坏,出现黏膜水肿、出血甚至糜烂。有研究表明,连续饮酒5年以上,胃炎的发生率高达60%以上。
如果本身就患有慢性胃炎,喝酒会使胃黏膜炎症加重,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饮酒还会导致胃黏膜萎缩,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此外,喝酒还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该避免饮酒。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必须饮酒,也应该尽量控制饮酒量,同时避免空腹饮酒,并在饮酒前适量进食,以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如果在饮酒后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