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要注意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和频繁挖耳。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临床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那患了中耳炎应该怎样治疗呢?
1.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使用苯酚甘油滴耳液止痛。鼓膜穿孔后,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之后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
(2)鼓膜切开术: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可在鼓膜切开后以吸引器吸尽鼓室内积液。
(3)鼓膜穿刺抽液: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缓解症状。
(4)鼓膜置管术: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有效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3.全身治疗
(1)抗生素:可用于急性中耳炎,能有效控制感染。
(2)抗组胺药: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减轻耳部疼痛及瘙痒感。
(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减轻耳部炎症反应。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中耳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不要频繁挖耳。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