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停止活动、呼叫急救、服用药物、观察病情,同时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可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常可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胸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可向左肩、左臂、颈部或下颌部放射,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症状。
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症状。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症状。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活动: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患者的症状和位置。
服用药物:如果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观察病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
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定期体检: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呼叫急救,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