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可通过飞沫传播,起病缓慢,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伴有头痛、咽痛等症状,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升高,C反应蛋白可升高,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等。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些严肃医疗信息:
1.病因: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通过飞沫传播。小儿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不健全、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咳嗽反射功能不完善等,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2.症状: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有时似百日咳样咳嗽。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憋和呼吸困难。部分患儿可伴有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
3.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可升高。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
4.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止咳、退热等。同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疗程一般为2-3周。对于重症患儿或有并发症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5.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支原体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对于支原体肺炎高发地区的儿童,可进行预防接种,如肺炎支原体疫苗。
总之,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